close

8招聰明選用血糖機 專家推薦的糖尿病人用品

 

血糖機

關於糖尿病,沒有消息並不是好消息。愈了解自己的狀況,就愈有動機好好控制疾病。自我監測血糖是了解控制成績、驗收治療是否達成目標的唯一方法。

「每個糖尿病人都應該有一台血糖機,」幾乎每位受訪的糖尿病醫師都希望病人能勤扎血糖,立刻得知血糖值,做為自己調整食物、運動量,醫師開立處方的根據。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出版的《糖譜》,建議病友可以考量自身需求,選擇血糖機:

1.怕痛、經常使用手指工作的人:可選擇有「多部位採血」功能,以手掌、前臂替代手指的機種。

2.視力不好的人:選擇大視窗、字體大、吸血量多一點、沾血式有語音功能的機種。

3.手指不靈活的人:選擇按鍵大、容易吸血、吸血量多一點、沾血式的機種。

4.記性不好的人:選擇不用調編碼、有記憶和提醒功能的機種。

5.經常外出的人:可選擇一次裝多片式或單片包裝試紙的機種。

6.想更簡化步驟的人:可選擇不用調換編碼、一次安裝多片的機種。

7.想要看紀錄的人:選擇記憶容量大、提供電腦軟體分析的機種。

8.希望常與醫療人員溝通的人:可以選擇有網路傳輸數據功能的機種。

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三餐飯前的空腹血糖應控制在80~120毫克/100毫升(mg/dl),睡前血糖應維持在100~140mg/dl

 

有些人買了血糖機,發現自己驗的血糖數據和醫院抽血檢查結果差異很大,生氣血糖機不準,用過幾次就丟在一旁。

醫療用品店

 

目前大多數血糖機都有自動校正功能,只要按說明步驟操作對,準確性應該沒問題。會覺得不準,經常是操作過程,

比如採血量不足,或者因為試紙過期、受潮受熱而使得數值出問題。

 

另外,耕莘醫院顧問醫師林瑞祥提醒,自我檢測的飯前「空腹血糖」會比醫院測到的血糖指數低約11%。

因為醫院是用全血分離過後的血漿做為檢測血糖標本,而病人自己扎針採集的是全血。

換句話說,如果在家用血糖機測到的是89mg/dl,醫院抽血的結果應是100mg/dl。不過,現在也有不少血糖機已經將機器調整為「血漿值」,檢測結果會和醫院相近。

 

但是,用毛細血管全血或靜脈血漿檢查「飯後血糖」,兩者結果卻差不多。因為在飯後動脈血中的葡萄糖濃度上升時,身體組織細胞代謝葡萄糖的速度暫時趕不上動脈血糖上升的速度,

因而使動脈和靜脈血糖濃度的差距拉大,此時毛細血管中的糖濃度很接近動脈中的濃度。因此飯後2~3小時內從指尖測得的毛細血管的全血血糖濃度等同於分離過後的靜脈血漿濃度。

台中醫療用品店

 

參考資料: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2544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健康醫藥 的頭像
    健康醫藥

    健康醫藥

    健康醫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